International Coach Academy - China

Coach Campus

  • 语言
    • ENGLISH
    • ITALIAN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关于我们
    • 我们团队
    • 联系我们
  • 我们的培训
    • ICA学习的特点
    • 自主学习
    • 教练发展计划
    • 认证课程和教练认证
    • ICA学员的人生
    • 发现和探索您的教练利基市场
  • 培训课程
    • 培训课程
    • C101 体验教练培训课程
    • 教练职业培训课程 (ACSTH)
    • 认证教练培训中文课程 (ACTP)
    • 认证教练培训双语课程 (ACTP)
    • 高级教练培训课程 (ACTP)
    • 发展一个专业的利基 (CCE)
  • 博客
  • 学习平台
You are here: Home » 教练代表作选辑 » 有力的工具 » 有力的工具: 選擇與控制

有力的工具: 選擇與控制

August 19, 2015

A Coaching Power Tool Created by 幸枝 Yvonne 顏 Yen
(企業教練,高管教練,職涯發展教練,生命教練,伴侶關係教練, CHINA 中国)

閱讀

大部份的人小時候就學會了一套規定,除非我們能有些經驗使我們改變那套規定,否則一直到現在還繼續使用那一套規定。

這些規定就像一些嚴厲的老闆,他們強迫要絕對的服從,而問題在這裡,它們並不全適用於我們的每個生活中,因為情境是變化不定的,所以我們需要的是引導,不是規定。

很有趣的是,大部份的人都希望靠這些不實際、沒有人味的規定來生活,然後他們又覺得很罪過,或很生氣,因為你發覺這些規定一直在支配著你。

一定要把盤子裡的東西吃完。

絕對不可以隨便搖晃你的船以免發生危險。

絕對不要說話,除非你有把握說得正確。

絕對不能和長輩爭論。

一定要準時在六點半把垃圾拿出去。

見了人一定要保持微笑。

剛開始學習這些規定是為了用在某一個特定的情境中,但久而久之,你就拿它來套用在每個情境了。只要你注意生活中哪些「一定要」、「絕對不能」、「應該」和「當然是」,你就會發現到這些規定是什麼;如果繼續要靠這些來生活,保證你會得到一些挫敗、罪惡的經驗,而且容易對別人生氣。

——《Virginia Satir・與人接觸》

控制

控制,包括了「控制」與「被控制」。控制表達了一種無法掙脫的限制,沒有自由,不得不去遵從,無意識的行動,被框架著,被圈圍著。情緒表達著無奈、沮喪、生氣、悲傷、憂慮、抱怨、責怪。

如同上述閱讀內容中所言,我們從小學習也背負了一套規定,我們要求自己,同時也要求別人去遵循,去執行。因為這是「應該」、「必需」、「一定要」做的事,而到底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說真的,有時甚至說不出個所以然。書中也另舉了一個例子:

一位新嫁娘要為新郎洗手作羹湯,當然要煮自己的拿手菜——「燉牛肉湯」,新郎在旁邊看著,看著新娘把一塊牛肉切成兩塊分別放在兩個鍋裡煮,新郎覺的好奇,便問新娘:「一個鍋就煮的下這一大塊牛肉,為什麼要分成兩鍋煮?」

新娘回道:「不知道啊!媽媽就是教我這麼燉牛肉湯的。」

新郎更好奇了,撥了電話問岳母:「丈母娘,牛肉湯的牛肉為什麼要切成兩塊分兩鍋煮?」

丈母娘道:「哎呀!我媽就是這樣煮的,我有樣學樣啊!」

還好外婆還在,新郎又撥了電話給外婆,繼續問了同樣的問題。

外婆大笑說:「真有這回事?哈!哈!我把牛肉切成兩塊分兩鍋煮,是因為那時家裡人多,但又沒那麼大的鍋子,所以我一直都把牛肉分成兩份,放在兩個鍋燉煮,才夠一家人吃。」

真正的原因是如此,但當燉牛肉一定要把肉切成兩塊變成規則的時候,不論鍋子大小,肉的份量多寡,都不去思考,就變成「燉牛肉都是這樣的。」就這樣受控於這樣的限制,若非新郎的好奇,細細去釐清,新娘這一輩子燉牛肉一定是用兩個鍋子煮。這說明著,規定並非一成不變的,規定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狀況來調整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常被這些背負著的規定控制著,若是沒有做到,心中便不自覺地「自責」、「焦慮」,進而產生「沮喪」、「羞愧」、「生氣」等等。這些種種負面的情緒,影響著我們的生理,影響著我們與他人之間的接觸與溝通,那會成為一種阻斷,一種障礙,別人無法理解你。而同時因為別人對自己的無法理解,內心便開始歸咎於他人,一切都是別人造成的,都是別人不關心我所致。

選擇

選擇表達著一種開放的狀態,是自由毫不受限的,可以在有意識的狀態下從事自己決定的行動或行為。情緒表達著肯定,開心,自信,接納,歡喜,自在。

面對著「規定」,當有了選擇,內心就會欣然接受將面對的一切狀況,沒有抱怨,沒有無奈與沮喪,更何來氣憤。有了「選擇」,讓我們理解了自己的的需求與狀態,沒有歸責於他人的心態,就開始對自己負責。因為在選擇的狀況下,我「可以」如此做,或者「偶爾」那麼做,這些都是我在充分理解我自己,他人與整體環境的狀況下所做出的選擇,我充滿的自信,對自己肯定,覺得自在與歡喜。我與別人是平等的。

案例

小明從小就被要求要當一個有禮貌的乖孩子,見了長輩的面要問好,絕對不可以頂嘴。學校畢業以後,來到職場工作,也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要當一個好員工,見到主管要問好,主管的交辦要遵從,不可對主管不敬。因此逆來順受,當主管給予肯定,便雀躍不已,而面對日漸加重的工作,實在是不堪負荷,但從不敢開口,因為實在擔心自己會變成壞員工,心中的沮喪日增,對自己的自責日重,開始覺得自己沒有用,沒有人能了解,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

案例思考

  • 秉持這樣的信念帶給小明什麼好處?
  • 這樣的信念又是給了小明什麼樣的影響?
  • 當小明處於現在不堪負荷的情況,而又不知如何處理時,小明又會如何?
  • 小明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嗎?
  • 小明理解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嗎?
  • 小明知道自己可以從什麼地方開始做嗎?

Coaching的應用

「絕對不可以和長輩頂嘴」,把這句話再衍生開來的意思是「我必須永遠不和長輩頂嘴」。 是真的「一定」這樣嗎?父母親或師長,在要求我們這麼做的當時背景是如何,我們曾思考過嗎?正如同新嫁娘在燉煮牛肉湯時,總是把牛肉切兩塊分兩鍋煮,這「分兩鍋煮」背後的意義是「一定」或「必須」要如此嗎?所以,我們是不是可以把這句話變成「我能夠永遠不和長輩頂嘴」;然後再改變成 「我能夠偶爾和長輩爭論」;再改變成「我能夠偶爾和長輩爭論,在我經過選擇而有相反意見的時候」。這一步步改變看似都在冒險,但也是一步步新的學習,能開始有學習,便就開始有了選擇,控制住自我的框架也就能解除。

多數的人奉行這些規定一輩子,可以說是他們最高的信念與價值觀,若要改變,這等於是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我們一直生存於這個平衡中,這平衡是我們的生活習慣,是舒適區。要去打破,的確會有很多的擔心與不安。但若不去嘗試冒險,而靠著遵守這些規定來過活,那麼失敗、罪惡的經驗,並且容易對別人生氣、咎責的狀況,一定會經常的發生。此時,教練的陪伴、傾聽與反饋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此

  • 協助客戶看見自己在原有的平衡中做的好的地方,並嘉許自己
  • 陪伴建立客戶對自己的信心,發現自己的能力,對自己不再生氣與指責
  • 幫助客戶找到改變的機會與方法,並運用自己的能力去選擇執行之

在此之前,客戶對於內在自我的覺察變得非常重要,教練協助客戶覺察自己,理解自己的狀態,才能知道如何擺脫這些規定的控制,讓客戶在這些規定中開始有選擇。教練可以這麼詢問客戶

  • 哪些是你生活中或信念裡「應該」、「一定要」、「絕對」、「當然是」要做的事?
  • 你如何信守這些信念?請你嘉許自己是如何堅持遵守到現在。
  • 對於這些信念,曾有不同的想法嗎?若是不做或不遵從會如何?
  • 當有不同的想法,但又與你這些「應該」、「一定要」、「絕對」、「當然是」要做的事有違背時,心中的感受是如何?
  • 試試把不同的想法或做法表達出來,你覺得會如何?
  • 有什麼方法可以同時兼顧到別人和自己的感受,而不讓自己感覺委屈?

協助客戶一步一步的探索,看見自己的受限,學習不責備自己並同時嘉許自己,發現自己的潛在資源。當開始有了選擇的能力,所有的歡笑與喜樂,悲傷或難過,都是掌控在自己的手上,此時的心是開放的,是充實的,不再受制於不知名的「別人」的眼光。有了選擇,就算是承擔責任也是歡喜,懂得選擇,縱使不獲認同,對自己也是肯定。

反思

  • 如何覺察或發現背負在身上的「規定」或「規條」
  • 這些「規定」或「規條」背後的意義表達著什麼
  • 這些堅定如信念般的「規定」或「規條」如何影響決策、人際溝通
  • 「規定」或「規條」若被打破,會影響什麼呢
  • 選擇性地遵守或不遵守背後的意義又表達著什麼呢
  • 如何放下「規定」或「規條」開始有選擇呢

參考文獻

《與人接觸》,Virginia Satir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4月出版。

Filed Under: 有力的工具 Tagged With: Yvonne Yen, 企业教练, 最高信念, 自我觉察, 选择与控制

ICA Chinese

 

国际教练学院
首家提供华语专业教练培训的机构
了解更多

Chinese Student

学习资源

  • 教练代表作选辑
    • 教练会谈模式
    • 有力的工具
    • 研究论文
  • 视频播客
    • 教练会坛
    • 毕业生感言
    • Coach你好
    • 我们聚会吧
    • 教练一点通
  • 出版物
    • 学院快讯
    • 教练Aha
    • 毕业生年鉴
  • 活动
    • 我们聚会吧
    • 电话座谈会
  • 学习平台登录

最新帖子

  • 2021年教练课程毕业生年鉴(1-12月)
  • 研究论文: 大自然与教练学习
  • 教练会谈模式: 大树
  • 有力的工具: 重塑观点
  • 研究论文: 知行合一
  • 有力的工具: 接纳和改变
  • 教练会谈模式: FIRST STEP第一步
Coach Campus WeChat

Copyright © 2022 · International Coach Academ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