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aching Model Created by 王書貞 Shu-Chen Wang
(師法自然的教練, TAIWAN)
看到F4,你想到的是流星花園電視劇的臺灣明星們嗎?如果是,表示你的 年紀應該也有點資深了。其實F4 是英國學者羅貴榮(Roger Greenaway)提出 「動態回顧循環」Active Reviewing Cycle 的引導技巧,歸納出四個「F」的提 問重點,Facts/事實、Feeling/感受、Finding/發現、Future/未來,發展出引 導的模式(洪中夫,2010)1,常運用在探索教育(大陸稱拓展教育)活動後的引 導反思。
自己從事環境教育工作15 年,我們關心環境,也關心人心。因此常將探 索教育與環境教育(大陸稱自然教育)結合,當學員體驗課程方案後,便會運用 F4 的引導流程,進行反思學習,創造經驗學習圈的運用實踐。
2018 年參與ICA 的學習後,突然發現自己常用的F4 反思引導模式,似 乎也很適合運用在自己的教練模型中。當閱讀完綠皮書專業級教練(PCC)認證手 冊2中驚喜的發現,十㇐項核心能力指標中各別的提問,與F4 引導的教練模型 有些脈絡是相似的,試著歸納整理出以下的內容。
1 洪中夫(2010)。玩出反思力:101 個活化教學的動態反思技巧,臺北市:校園書房出版。
2 麗莎‧韋恩(2017)。專業級教練(PCC)認證手冊。人民東方出版社(東方社)。
F4 教練模型與11 項核心能力可搭配的提問
1.Facts/事實:客戶描述想探討的議題與期待的目標,過程中持續不斷進行議題的區分釐清。
- 今天想要聚焦在哪裡?
- 可以再多說說XXX,對你意味著什麼?
- 聽起來你非常想做XXX,是這樣嗎?
- 會談結束後,想要實現的目標是什麼?
- 你提到了三個議題,今天想要關注在哪裡?
- 是什麼驅動你想要去做XXX?
- 聽起來XXX 等同於XXX,是這樣嗎?
- 聽起來你好像給自己某些限制與框架,是這樣嗎?
- 現在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
- 你成功的技能或經驗,會對你有何幫助呢?
- 現在對你最重要的是什麼?
- 做到或沒做到會怎麼樣呢?
- 接下來想要探討什麼?
- 你如何知道取得了新的進展?
- 為了實現目標,還有哪些需要思考?
-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 聽起來你想追求內心平靜,你怎麼看?
- 結束後想帶走什麼?
2. Feelings/感受:探討個人的感覺和情緒,表達內心所要分享的主觀感受或直 覺。
- 可以多說說你現在的感受嗎?
- 聽起來聲音充滿能量,剛剛發生了什麼嗎?
- 情緒有點波動,你現在需要什麼?
- 其他人的評價對你的感受或影響是什麼?
- 這樣的感受,若用㇐個畫面來形容會是什麼?
- 讓你害怕擔心的是什麼?
- 目前的情緒感覺不太舒服,接下來若希望有㇐點點不㇐樣,你會
想做什麼? - 可以跟我說說剛剛的笑聲/嘆息嗎?
- 你剛說了好幾次擔心,你真正的擔心是什麼?
- 假如XXX,你會有什麼感覺?
- 你想成為什麼樣子?畫面中的自己是什麼樣的感覺?
- 你總是否定自己,那背後是什麼?
3. Findings/發現:提出的問題通常是要尋找原因、解釋、判斷或澄清信念。 經過深度的思考,能產生新的覺察或信念價值。
- 聽起來有新的察覺,是這樣嗎?
- 今天最想給自己的認可是什麼?
- 目前我們的進展與剛開始時有何不同?
- 你現在是怎樣想的,可以分享㇐下嗎?
- 如果按著新發現前行,會有什麼不㇐樣嗎?
- 聽起來很煩惱,這件事最壞的結果會是什麼?
- 假如克服了恐懼,你覺得自己會有什麼不同嗎?
- 你很不滿意,那需要做什麼才會十分滿意呢?
- 看到了自己的限制信念後,你有何新的做法呢?
- 如果這樣做,會帶給你有何不同?
- 今天對自己有何新的發現?
- 如果現在採取這些行動,會有何不同嗎?
- 從1 到10 分,目前是幾分,與開始時不同,中間發生了什麼?
- 想像㇐下,十年後你會想留下什麼?
- 假如互換㇐下角色,你感受或看到了什麼?
- 假如你現在擁有能量,什麼會被改變?
- 若突破㇐點點,會是什麼?
- 轉變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4. Future/將來:思考如何把發現的信念化價值轉化和應用在未來的生活中, 可能包括行動計畫、學習計畫、夢想實踐。
- 這個信念改變後,會如何影響你之後的計畫呢?
- 接下來的行動會是什麼?
- 假如要重新規劃,你覺得還需要考量什麼?
- 多做什麼可以使計畫成功機率大增?
- 可以利用的優勢還有什麼?
- 執行過程中會有那些干擾嗎?
- 利用這個新視角,你會想採用哪些方法嘗試呢?
- 這個計畫的因素會有什麼呢?
- 若計畫達成,你會想如何慶祝?
- 為了使目標實現,你有什麼架構策略嗎?
- 目標如何不被遺忘?
- 我可以如何繼續支持你完善後續的計畫?
- 承諾後,那未來三十天你打算如何規劃?
- 對於這個承諾,你有多大的意願?
2020 年2 月整理完上面的資料後,便試著將上面的模型運用在同儕練習 中,後來發現教練會談其實就像是與客戶㇐同尋找內心深處的㇐顆種子,當找 到種子後,彼此給予養分與呵護,並堅信每顆種子㇐定能自己找到生命的出口。 也因此發展出屬於自己教練模型-種子SEED,分享如下。
1. Self 自我 :
每㇐場教練會談都從客戶自身的議題開始,而議題背後卻往往含有不同的情緒與觀點,因此在會談過程中,透過合約的擬定,協助客戶先釐清議題、探索情緒、區分觀點,最終尋找真正的自我。而教練主要是扮演激發客戶自身潛能的角色,而非指導。
2. Explor 探索
客戶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會觸及不同層次,而根據薩提爾3的冰山理論, 將人的行為分為水上與水下,水面上的是行為,水面下則可分成應對方式、情 緒、觀點、期待、渴望、自我等6 個區塊。因此在教練會談過程中,從議題的 行為反應進入到情緒時,邀請客戶進㇐步探索,試著區分情緒背後隱藏的感受 是什麼?並透過專注當下的聆聽與有力的提問,協助客戶深入察覺本身的觀點、 期待、渴望或更真實的自我。
3 李崇建 (2017)。薩提爾的對話練習。臺北市:親子天下出版社
3. Encourage 鼓舞
當客戶願意從感受進㇐步探索自我,願意跳脫出既有假設或限制信念,並察覺出新的視角觀點時,教練可直接反饋,給予客戶真切的鼓勵與肯定,不僅可拉近教練客戶間的距離,更能建立親切與信任關係。
4. Development 發展
當客戶願意轉換視角,尋找出議題本質的核心後,進而調整整體思維,找到更多力量面對不同的課題,進而發掘解決問題的方案,因此在此階段教練便可協助客戶發展籌畫後續的行動計畫,並支持與促進客戶持續前行。
很喜歡美國自然文學作家亨利梭羅在《種子的信仰》4㇐書中提到,「我 對種子懷有大信心。讓我相信你有㇐顆種子,我就期待奇蹟的展現。」在大自 然中,不是每㇐顆種子都能發芽,但每顆種子都嚮往天空,即使還要很久,種 子在體內始終攜帶著生⾧的潛能而繼續等待,那就是「㇐枚種子的信仰」。因 此也希望透過種子SEED 的教練模型,始終相信每位客戶都像㇐枚種子,擁有 無限的潛能願意發展茁壯。
4 亨利‧梭羅(2017),譯者陳義仁。種子的信仰。臺北市:果力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