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Paper By 袁 令凤 Doris Yuan
(高管教练, 中国)
The aim of this case study is to highlight the results of a coaching issue or problem that you have applied coaching skills to. It may be a positive or negative case study, ie maybe the coaching worked, maybe it didn’t. Either way we are interested in your PROCESS and LEARNING more than your result.
此案例分析旨在关注于,当你将教练会谈技能应用到会谈中出现的问题或困惑时,所产生的效果。它可能是一个正面或负面的案例,也就是说,可能会谈起作用了,也可能没有起作用。无论如何,我们更在意的是你所经历的过程和收获而非仅仅关注结果。
- Who are the main players in this case study (you can use fake names to protect anonymity)
- 在本案例分析中,谁是主要角色(你可以用假名,以便匿名保护)
A: 在本案例中Annie是我的客户,她是此次会谈的主要角色。作为教练,我们始终要随着客户的需求来舞蹈。
- What is the core problem or challenge you applied your coaching skills to? Really dig into this problem, use these questions as a guide:
- Why is it a problem?
- How long has it been a problem?
- What is the worst thing about this problem?
- Why has no one been able to solve it so far?
- 当应用教练会谈技能时,对你来说,什么是核心的问题或者挑战?请真正深入探讨这一挑战,使用以下问题作为指导:
-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挑战?
- 这一挑战持续多久了?
- 这个挑战最糟糕的部分是什么?
- 为什么迄今为止都没能解决它?
A: 在应用教练会谈技能时,最核心和最大的挑战是在聆听的时候主观评判会跳出来,然后就会有问引导性问题的冲动。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觉察到很久了,也在同侪教练的时候和我的教练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每次这个挑战出现的时候我原本随着客户流动的能量就会被卡住,就会停留在和自己的纠缠中,所以就不能问出来有力的问题,也就不能促动客户进行思考。
最近我都在练习中主动觉察这个问题,渐渐地,我可以区分开经验性判断和主观评判的区别。如果客户的问题是技术性的,可以在我的经验性判断中有可分享的案例的,我会和客户进行分享,让她看到这个问题并不单纯是她一个人会遇到的问题,也就是常态化,使其放松,从而更好的解决问题。但如果客户是情绪问题或者是陷入无限循环的纠结问题,我的主观评判就要出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给自己一个提醒,就是我提前设置一个锚定在手指上,一有主观判断,我就会看手指,提醒自己注意,并尽快地放下这个判断。之所以我不太接纳别人的情绪主要是因为我不认为情绪对于解决问题有帮助。这是一个信念的问题,目前我正在转变这个信念。比如在这次会谈中,当听到客户说她试过所有锻炼的手段都不行的时候,我脑海中就跳出来“她在给自己设置限制”的评判,我就会看看手指,把念头一转,然后会问“你真的试过所有的方法吗?都试过那些,分享一下可以吗?”
- What specific coaching skills or approach did you use in this case?
2.在此案例中,你使用过什么具体的会谈技能或办法?
- 有力的倾听
- 有力的问题
- 责任感
- 架构
- 视觉化
- 认可
- Explain your process in detail
- 详细描述一下过程
一、澄清目标的阶段(G)
Coach:做完对自己上周收获的嘉许后让我们回到当下,看看今天带来什么话题?
Coachee:我今天想讨论关于锻炼的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和其他两位同侪教练讨论过,我很想努力做到持续的锻炼,比如一年前劲头十足地决心锻炼,锻炼了3个月的跑步,然后3个月后就抵触,搁置半年,然后想恢复,但又纠结,担心又中断。2个月前又恢复了,本周又有很不想的感觉了,感觉又要熄火了。我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也想找到方法保持锻炼。
Coach:接下来的会谈你想讨论中断运动背后的原因还是能保持锻炼?
Coachee:想分析原因,明确是否是要继续锻炼?
二、澄清情况(R)
Coach:为什么要锻炼?
Coachee:跟大家一样,减肥、年纪大了要锻炼、老公是运动型的,他做过健身教练,对自己的锻炼是变态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身材都有要求,跟他在一起有无形中的压力,这个压力让我“不得不”去锻炼。
Coach:我刚听到了一个词“不得不”,这个“不得不”让你在锻炼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有力的倾听和有力的问题)
Coachee:挺想死想死的感觉。刚开始锻炼的时候还是享受的,但跑着跑着就有想死的感觉了。虽然锻炼后会出一身汗,会觉得很轻松,但锻炼的时候的想死的感受不能被跑步后出汗的满足感抵消。
Coach:听上去这个“不得不”造成很多不愉悦的感受。能邀请你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那个“不得不”对你身体的哪个部分造成了影响?
Coachee:头皮发硬,腿发沉。
Coach:那请你看看这发硬发沉的身体还有其他因素在影响吗?(视觉化)
Coachee:我还看到其实我觉得时间不够用,还有我老公不支持我。
Coach:刚刚你提到了时间不够用,能多说点吗?(有力的问题)
Coachee:这个和我的时间管理有关系。我的本性上就不那么喜欢有规律,不光是锻炼,还有其他事情。我个性自由散漫,没有规律。我找锻炼时间也挺费劲的。没孩子的时候坚持了一年多去健身房。现在有孩子了,现在只能早起利用工作前时间跑步,这也是不能坚持下来的原因。健身房不能带孩子去,而散布哪些方式也都不叫锻炼,跑步是我唯一可以选择的了。
Coach:Annie,我能给你一个反馈吗?(得到同意后给予反馈)在我听你说这段话的时候,语调低沉,语气里满是抱怨和委屈,跟你之前说话时的轻快语气很不同。
Coachee:是吗?是啊,我确实有不满。
Coach:你之前也提到了老公不支持的因素。你有没有和老公沟通过共同锻炼?这个不满和他有关吗?
Coachee:没有。他总是一个人跑去健身房,他很有计划,近乎变态的热爱运动。他没有管过我的运动。
Coach:之前我们似乎都看到的是阻止你持续运动的因素,都是负面的,能量似乎都低了,现在我们找找锻炼的好处好吗?
Coachee:可以减肥肉。我想体重控制在理想状况,减4KG;锻炼身体好。
Coach:你持续锻炼对你老公的好处是什么?对你们婚姻生活的好处是什么?
Coachee:我把老公当成另外一类,大家的共同话题包括运动。所以我们没有探讨过运动问题。运动队我们婚姻生活有好处吗?
Coach:你提到你老公以前是健身教练,对健身有近乎疯狂的热爱。如果你在这方面多一些理解,和你老公有一点探讨,你老公会如何反应?这种对婚姻的经营、对自己身材的管理会让你老公对你有什么样的不一样感觉?(责任感、有力问题)
Coachee:他会高兴,肯定挺高兴的。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和他探讨这个话题。是啊,他很热爱锻炼,但我们从来没有谈过,如果我也可以和他谈谈锻炼方法、运动人物,他肯定会很高兴的。
Coach:那如何借用老公的资源支持?(架构)
Coachee:我会先和他讨论各种锻炼的优劣,请他帮我找出更适合我的锻炼方法。
Coach:小孩子是否已经开始锻炼?如何让孩子喜欢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Coachee:小孩子还没有开始锻炼。但他爸爸已经说了要把他锻炼的棒棒的。我们讨论过教育方式,我们俩对教育的观点不同。我老公说关于体育这块不要我管,到时候他会用他爸爸对待他的方式强迫孩子锻炼的。我想想都会心疼。不过我也知道锻炼的孩子身体好,不生病,对孩子好。
Coach:真是个好妈妈,虽然不认同,但是对孩子好就能接纳!(认可)体育锻炼确实能让孩子身体结实。我在日本生活的时候孩子们都是从小就开始跑步的,无论春夏秋冬。既然你老公早晚要强迫孩子锻炼,你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一家子一起锻炼呢?
Coachee:没想过啊。现在我溜孩子都是在小花园,虽然是和他爸一起下去的,但他爸一看我去小花园,他就溜了。
Coach: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一家三口一起锻炼吗?
Coachee:我们家门口有个小学的塑胶操场是开放的,晚饭后我溜孩子的地点可以改在那,让孩子和爸爸一起玩耍,我呢也可以跑破步,能跑多少跑多少。
Coach:视觉化一下一家三口晚上再家门口塑胶操场上的锻炼场景是不是很幸福?如何实现?(视觉化)
Coachee:太棒了,我看到夕阳映照的小操场上,孩子和他爸爸在玩耍,而我在跑步,偶尔三口人一起追逐,充满欢笑和互动。这场景太幸福了,它刺激了我。为了这幸福时刻,我也要和孩子爸爸谈谈,今晚就开始!饭后的一家人一起冲向小操场!
- What were the results of your process? Was your coaching/program effective? Why? Why not?
4.过程的结果如何?你的会谈/程序是否奏效?为什么奏效了?或者为什么没有奏效?
A:会谈的过程有一点曲折,就是在客户感觉都是负面阻力的时候,我感觉到她的能量降低了。此时我转换了我的方向,关注积极面,尤其是在提到了可以和儿子一起锻炼的时候,客户语气、语调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下子高了好几度。客户比较重视儿子,我们曾经探讨过她认为和儿子的关系要近于和先生的关系,所以当我把锻炼对儿子的好处拉出来的时候,就调动了她的敏感神经。尤其是在做了视觉化之后,她看到了一个三口之家在斜阳里的温馨场景。她有了马上就行动的动力。我在这段挖掘出了客户的正向需求,帮助她看到在积极因素促动下的锻炼是幸福的,而不是想死想死的感觉,她就愿意行动了,甚至有些期待产生了。
- If you could approach this problem again, what would you do differently?
5.如果让你再次面对这一挑战,你会做哪些不同的处理?
A: 如果再做这个案例,我会更早一些与客户探讨一家三口共同运动的可能性和有点,这样客户会有更充分的时间看到这种一家子的运动不单只帮助她解决了运动持续的问题,应该还能促动她更积极地看到问题,并能有更多时间来计划如何实施这一项目。
- What are the top 3 things you learnt from this experience?
6.从该经验中,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三样东西是什么?
A:从每一次会谈中我都能学到很多,这次会谈之所以让我记忆深刻,在于:
- 视觉化的应用要结合客户的需求。我在此过程中使用了2次视觉化,但第一次过于关注客户负面的体验了,反倒拉低了客户的能量。而第二次却很好的触动了客户的敏感点,所以带动了她的行动。
- 聆听,用耳、眼,更要用心!因为客户的问题我也遇到过,而且也还没有解决,所以会谈的过程中,我会偶尔被客户的问题刺激到,想到自己。虽然我能很快地觉察到,并回到当下聆听客户的问题和感受,但是偶尔还是会感觉到不能完全贴合客户的需求。倾听,要真正的停留在当下倾听。
- 信任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会谈的过程中,客户会暂时陷进问题中,所以会看不清。我们只需要做镜子,真实地呈现我们所照见的客户,客户看到后会有自己的觉察,看到问题背后的因素,并能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